第34章 遇刺

    「兵科給事中官偉上疏劾戶部尚書張守直尸位素餐,任奸商橫行以及貪墨受賄等罪……」

    「山東道監察御史關淮上疏為戶部尚書張守直辯,言張公施仁於民,不因掌司徒之權而肆意為之,請朝廷獎掖其德,封其父母……」

    自從張守直主張朝廷清淨無為的政論公之於眾後,朝臣們便紛紛因此事而爭論起來。

    有同客商們一樣憎恨張守直不作為的。

    也有支持張守直,稱頌其品性的。

    直接就分成了兩派。

    朱翊鈞每日都會收到關於彈劾張守直或支持張守直的奏疏。

    這一日也不例外。

    朱翊鈞也沒想到因為一個朝廷該不該干預市場經濟的討論會因為自己開的一個織坊而發生。

    但朱翊鈞也因此看出了大明朝的這些文官們也不是鐵板一塊。

    有主張朝廷干預經濟的官員。

    有主張朝廷不干預經濟的官員。

    朱翊鈞知道他們表面上看都是在用儒家的一套理論為自己的觀點提供說辭,其實代表了不同利益團體的聲音而已。

    代表客商們利益的官員自然希望朝廷干預。

    而擔心朝廷因干涉布價而在商貿中插足的官員自然不希望朝廷干預。

    不過,支持朝廷不干預的佔大多數。

    因為畢竟朱翊鈞的織坊所影響的客商利益只是少部分的客商利益,大部分的文官儘管有商業背景也不在乎這些客商們的損失,而且在他們看來,與讓朝廷干擾商業相比,這點損失也算不了什麼。

    朱翊鈞沒有出面處理,而是讓張居正處理。

    他現在只是把這些持有觀點的官員都記了下來,方便以後改革用。

    最終朝廷還是沒有干預,張守直儘管因被彈劾而上述乞去,但還是被朝廷挽留了下來。

    很明顯,張居正還不想在商業上動手。

    朱翊鈞在心中只能暗想道:「在商業上改革,以後只能朕自己來了。」

    不過。

    無論朝廷干預經濟還是不干預經濟對於朱翊鈞這個皇帝而言都一樣。


    如果朝廷干預經濟,無非是國庫增加收入,有利於國家穩定。

    如果朝廷不干預經濟,他這個皇帝正好多增加些私人收入,有利於自己將來掌控大權。

    當然。

    現在朝廷不干預經濟明顯對朱翊鈞有利,畢竟現在的他還不能自由支配國庫的收入,而只能自由支配通過織坊帶來的錢。

    「陛下,眼下您已經收入了兩千多兩,如果加上給俞少傅的那八百兩,眼下您已賺了三千兩。」

    武清伯這一日進宮後想朱翊鈞密奏道。

    如今的武清伯幾乎是天天都往宮裏跑。

    最初李太后還擔心自己這個老爹是又來找自己要銀子,所以頗為無奈,但見自己老爹是去找自己皇帝兒子而不是來找自己要銀子後才鬆了一口氣。

    朱翊鈞聽後就點了點頭:「兩千兩裏面還是太少,依舊全部給俞將軍,其中一千兩給他留作第二批經費使用,剩下的一千兩則作為朕付給他所寫兵書的一半酬金,他第一本交來的兵書寫了兩萬多字,剛好夠兩千兩。」

    武清伯聽了有些心動,畢竟好像寫兩萬字就能賺兩千兩:「陛下讓他們寫的什麼書,臣可否也能寫?」

    「外公你現在是寫不出來的,朕是讓他們寫他們幾十年作戰的經驗,這些老將軍們的作戰經驗寫成書記錄下來對後世有用,等外公您將來成為大明最富的人,積累賺錢的經驗後,朕再讓外公寫,到時候就寫下來讓後世的人知道怎麼賺錢。」

    朱翊鈞說道。

    武清伯搖了搖頭:「臣都是陛下教的,還是算了,再說,這賺錢的秘密怎麼能告訴別人。」

    朱翊鈞只是微微一笑。

    待武清伯走後,朱翊鈞也按例去給兩宮太后請安。

    馮保也從司禮監走了過來。

    朱翊鈞見此忙叫住了他:「馮大伴,你去哪裏?」

    馮保看了武清伯一眼,才走到朱翊鈞跟前來:「回陛下,臣準備去回太后給慈恩寺燒香還願的事。」

    「正好,一起去吧,馮大伴對關於彈劾戶部尚書張守直的言論有什麼看法?」

    朱翊鈞問了一句,他可以通過票擬知道張居正對此事的看法,但他卻不知道馮保對此事有何看法,所以他也有興趣了解一下。

    「回陛下,張公自然是忠臣,不過是宵小之徒濫言罷了!」

    馮保回了一句,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他自然收過不少官員的賄賂,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隨意中傷一朝廷大員。

    朱翊鈞聽後點了點頭,他算是明白,阻止朝廷進行商業改革的勢力有多大了。

    到了第二日。

    朱翊鈞按例出宮視朝,馮保作為司禮



第34章 遇刺  
相關:  明朝好首輔  佞臣  重生明朝當皇帝  正德大帝  萬曆盛世    我要做秦二世  開啟黑科技時代  馬林之詩  萬古第一神  都市最強武帝  
搜"大明少年天子"
360搜"大明少年天子"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