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此外就是他的寶物鐵扇了。

    的確,鐵扇公主與羅剎女都是她的別稱,如果說羅剎女暗示了她善惡交織的本性,那麼鐵扇公主則直指了她的寶器就是芭蕉扇。

    而這把芭蕉扇也是頗有來歷,第五十九回:「靈吉笑道:『那婦人喚名羅剎女,又叫做鐵扇公主。他的那芭蕉扇本是崑崙山後,自混沌開闢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陰之精葉,故能滅火氣』」。

    最後孫悟空連扇七七四十九扇,有火處雨滅,無火處天霽,火焰山從此無火焰之燎原。

    芭蕉扇的至陰之性,正克了丹爐之火的陽性,顯得於情於理,十分可信。

    可是需要說明,這把芭蕉扇並不是《西遊記》中唯一的一把芭蕉扇。

    比如在第三十五回中有「那魔慌了,將左手擎着寶劍,右手伸於項後,取出芭蕉扇子,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唿喇的一扇子,搧將下來,只見那就地上,火光焰焰」。這裏提到了另一把芭蕉扇,與太上老君的丹爐相關,是他的看爐童子煽火用的。

    這把芭蕉扇與鐵扇公主的那把相比較,雖同為混沌天地中的靈性寶物,但屬性是截然相反的。

    它的法力不是滅火,而是生火,火力強大到滿山赤焰、紅光滿天。

    這兩把寶扇在《西遊記》的情節中沒有關聯,但都是用來煽火或滅火的法寶。

    扇子的生火和散熱的功能,對應了芭蕉扇至陽燃火與至陰滅火的兩種屬性特徵。

    這把芭蕉扇不但只有滅火這一種功能,而且有着更強大的抗敵法力。

    像是孫悟空被鐵扇公主的一扇,如同被黃風怪強勁風力所刮,竟到了八萬四千里之外。

    於是只有向靈吉菩薩再借定風丹才能維持定身不被颶風颳走,由此可見芭蕉扇的威力巨大、不同凡響。

    此外,芭蕉扇還能變化自如,在孫悟空假扮牛魔王騙芭蕉扇之時,鐵扇公主從口中拿出杏葉大小的芭蕉扇,念咒語後變為一丈二尺長短。

    但孫悟空只知變大之咒,不知變小之咒,直到牛魔王騙回寶扇。

    兩個人物的兩次鬥智過程,也體現出了芭蕉扇大小變化的作用。

    人物的真真假假,扇子的忽大忽小,情節可謂是十分巧妙,令人眼花繚亂。

    頗具靈性的寶物芭蕉扇,最終還是執於鐵扇公主掌中,鐵扇公主由妖邪本性到修煉正身,最後正果修成。

    這把芭蕉扇也可以看做是仙家之物,起到了造福於民的作用。


    除了芭蕉扇這一法寶之外,兩把青鋒劍同樣也是鐵扇公主的兵器。

    劍,是古代冷兵器之一,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在舞劍之時,執劍之人通常顯得瀟灑不凡,輕盈靈巧。

    在《西遊記》中的女性妖魔多以短小量輕的兵器為主,藉以突出女性在戰鬥時的靈活和飄逸,更能顯示出獨有的嫵媚之姿。

    《西遊記》中執劍的女妖,除了鐵扇公主之外,還有老鼠精,她執的是雙股劍。

    在前一章節中,分析過牛魔王也曾以此劍作為兵器迎戰,但青鋒劍是鐵扇公主的主要兵器,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針對不同人物配以不同兵器和法寶,一方面展現出了中國古代兵器的種類繁複,形式各異,另一方面從細節上凸顯人物個性起到十分顯著的作用。

    通過雙手執青鋒劍,鐵扇公主這個女性形象,不單單只體現出妖怪的面貌,反而有了更多的人性的意義,舞劍的姿態和復仇的心理結合也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而火焰山的話,是《西遊記》中幻化出的一個場景。

    「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

    「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燎火般的惡劣環境,體現出火焰山使唐僧師徒面臨了巨大的困阻。

    火焰山的來歷特殊,它與芭蕉扇陰陽對應,這也是非同尋常之處。

    這正是《西遊記》對於道家陰陽五行之說的延展運用。

    《西遊記》中有許多相生相剋之例,一般限於表現物與物之間,正如第二十四回中對人參果的描述:

    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時必用金器,方得下來。

    打下來,卻將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壽。

    吃他須用磁器,清水化開食用,遇火即焦而無用。

    遇土而入者,大聖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鑽下土去了。

    對於孫悟空而言,鐵扇公主並不是要吃唐僧的妖怪,但他必須取芭蕉扇滅山火才能繼續踏上西天征程。

    芭蕉扇與火焰山是陰陽對應的,只有芭蕉扇才克火焰山的烈火,這兩者是是一對一的關係,因此滅火不能通過別的辦法解決。

    這也是火焰山與芭蕉扇,孫悟空與鐵扇公主,這兩對矛盾演化,推進情節的關



  
相關:  買宋    三國騎砍  猛男誕生記羅軍  我有五十四張英雄牌  仙天歸  入贅王婿  
搜"我竟然是白骨精"
360搜"我竟然是白骨精"
語言選擇